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6月17日,工信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鼓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条件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并举行相关解读新闻发布会。地电下动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张晓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展绿接下来轻工业将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色智加快绿色安全发展,乡和新行全面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旧换引导绿色产品消费,工信鼓励有条件的部鼓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行动。
图: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张晓峰《指导意见》提出,条件到2025年,地电下动轻工业增加值增速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平均水平一致,展绿重点行业利润率和主要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基本稳定,色智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乡和新行扩内需、促消费的作用明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增强。同时,绿色发展取得新进步,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
轻工行业一直是我国污染防治、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行业废水、废气排放具有基数大、种类多等特点。“十三五”以来我国轻工业在绿色发展方面已取得一系列成就,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对轻工业的绿色升级改造做出哪些部署?
张晓峰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十三五”期间,工信部发布实施了农用薄膜、日用玻璃、铅蓄电池等行业的规范条件,推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共公告了134家符合规范的铅蓄电池的企业。此外,轻工业在“十三五”期间共建设357家绿色工厂,4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公布了27项绿色设计产品,818个绿色设计产品。
张晓峰表示,为进一步推动轻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指导意见》提出了三方面工作部署。
一是加快绿色安全发展。有序推进轻工业碳达峰进程,绘制造纸等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图。加大食品、皮革、造纸、电池、陶瓷、日用玻璃等行业节能降耗和减污降碳力度,加快完善能耗限额和污染排放标准,树立能耗环保标杆企业,推动能效环保对标达标。推动塑料制品、家用电器、造纸、电池、日用玻璃等行业废弃产品循环利用。在制革、制鞋、油墨、家具等行业,加大低(无)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原辅材料的源头替代力度,推广低挥发性无铅有机溶剂工艺和装备,加快产品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含量限值标准制修订。推动企业依法披露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全面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加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铅汞铬等有害物质源头管控和绿色原材料采购,推广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完善绿色工厂评价、节水节能规范等标准,建设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培育一批绿色制造典型。鼓励企业进园入区,引导企业逐步淘汰高耗能设备和工艺,推广使用绿色、低碳、环保工艺和设备,推进节能降碳改造、清洁生产改造、清洁能源替代、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节水工艺改造提升,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水平及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三是引导绿色产品消费。加快完善家用电器和照明产品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促进节能空调、冰箱、热水器、高效照明产品、可降解材料制品、低VOCs油墨等绿色节能轻工产品消费。引导企业通过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等方式增强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加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行动。
(作者:缴翼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