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美妆国货,对战25元黑帖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丨谢之迎 编辑丨陈晓平
春节刚过,美妆两大新国货品牌,国货爆发一场“掐架”。对战
护肤品牌至本,元黑率先发声。美妆
声明称,国货小红书平台近期有多篇内容相似的对战笔记及评论,以虚假的元黑用户体验,“诋毁舒颜修护卸妆膏在内的美妆多个产品”。
至本提供的国货证据截图,指向个护品牌且初。对战且初随后回应,元黑2021年10月以来,美妆旗下“土豆泥卸妆膏”等产品,国货也被恶意攻击,对战“后续对28万条相关品牌的数据分析”,发现至本存在“恶意参与的事实”。
一来二去,各执一词。
单品相争
至本与且初,都是风头正劲的国货品牌。
至本定位为敏弱及健康肌功效护肤,且初则主打功效个护,产品涵盖头发、面部和身体护理三大类目。
两者在产品线上的交集之一,就是卸妆膏单品。
至本的舒颜修护卸妆膏,于2018年升级上架,在天猫旗舰店内月销达10万+;且初的土豆泥卸妆膏也位居店铺销量前列,月销3万+。
在小红书中搜索,许多消费者会将两款卸妆膏比较测评。
纷争也主要来自于小红书。
至本提供的截图显示,“黑笔记”由疑似且初关联的第三方要求当事人发布,内容涉及吐槽“味道难闻”“使用感差”等。
图文直发的报价为25元。
且初针对截图回应,“从未联系过任何人去攻击其他品牌”,称其多次发现有账号冒充且初商务,进行虚假合作。“目前披露的小红书用户博文、聊天截图等内容,一定程度上说明,存在关于至本产品的负面评论,但尚不足以证明背后有对手组织有偿虚假评论。”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告诉《21CBR》记者。
1月29日,至本再次发声,否认且初提及的“素人营销招募”的指控,表示不会出现“水军控评,素人推广/抹黑,刷单,虚假评价”等违法行为。
《21CBR》记者分别联系至本、且初,了解事件进展。且初称,“我们已在官方平台发布声明,以此为准。”
“店铺内的销量和评价,都是客户的真实反馈,购买和商品使用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联系官方。”就用户评论的真实性,至本客服称。
本是同命人
至本与且初的起家,颇为相似,同样主打极简设计,强调功效成分,成势于社交平台。
至本成立于2012年,是上海澄穆生物科技旗下品牌,2019年以一款洁面乳火出圈。
至本主打“成分研究+科技创新”,赶上“成分党”的兴起,成为国产护肤品牌里的一匹黑马。
2020年起,至本以每半年超15%的复合增长率持续高增;2022年1-6月,其在天猫平台销售额逼近5亿元,全年预计破10亿大关。
至本的价格带格外低,多数产品不超百元。最贵的一款多元优效面霜,价格为178元,凭借高性价比,攒了一批忠实的“自来水”用户。
母公司上海澄穆趁热打铁,2022年12月,顺势推出彩妆品牌“衍意”。
《21CBR》记者查询发现,衍意天猫旗舰店架上共四款产品,最受欢迎的一款气垫粉底液,月销量达到2000+。
相较于至本,且初诞生较晚。
天眼查显示,其母公司上海缙嘉科技,成立于2016年,于2019年推出且初,打造土豆泥卸妆膏、美白护手霜、护发精油等爆款产品。
缙嘉旗下有一家独立的MCN机构,签约80多位KOL,包括美妆达人程十安等,“自有品牌+KOL”的模式,形成了从品牌引入、渠道建设到市场推广的闭环。
成立一年时间,且初销售额就破亿元,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业绩增长近8倍。
且初同样强调研发,2022年3月,缙嘉在上海建成4000平米研发中心。
“坚守产品自主研发,不为追求短期的‘市场流量’而妥协。”首席研发官袁旻嘉当时称。
两家本是同命人,不幸都丢了体面。
没有赢家
“现在同行恶意竞争很多,还有恶意索赔的,我很多客户遇到这类事情。”有小红书美妆品牌代理商直言。
口碑营销崛起,小红书的测评,左右许多消费者的决策。至本和且初,在小红书的粉丝量,分别为6.1万、1.4万。
据千瓜数据,2022上半年,有1.5万个品牌在小红书投放商业笔记,预估总金额超25亿元。
其中,护肤彩妆品牌投放,合计近11个亿。
暗地里,个别放的是冷箭。
“流量竞争,是营销品牌的一个陷阱,竞品间的内容营销、话题纠纷,多数是关于用户情绪、热点话题等,无关品牌自身定位和价值观。”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系主任邬盛根告诉《21CBR》记者。
“品牌方在遭遇负面评价时,为自己的正当权益发声无可厚非,但也应尊重事实,以牙还牙式的‘掐架’容易引起用户反感,言辞过度的指责,也可能构成侵犯对方名誉权,引发新的纠纷。”
夏海龙告诉记者,经营者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属于侵权行为,甚至可能触犯损害商誉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至本和且初在声明中,都表示会用法律手段维权。
“商业争斗和互掐的目的,与营销有关,与品牌形象无关。掐架的品牌双方,没有赢家。”邬盛根说。
(作者:谢之迎 编辑:陈晓平)
相关文章
半年报也被董事投反对票 营收0.43亿亏损1.36亿 *ST腾信早已成“空壳”
两名董事对半年报议案投了反对票,这在300392.SZ,原简称“腾信股份”)历次披露的定期报告中已经不是第一次。近日,*ST腾信披露了《2022年半年度报告》,其中显示,上半年实现的营业收入为0.432025-07-05- 日经新闻9月27日报道,新冠疫情下,日本的经济活动不断恢复,在此情况下,以餐饮和住宿服务等非制造业为中心,企业的人手短缺现象加剧。从陷入人手不足的企业的比例来看,5成企业缺少正式员工,近3成企业缺少非2025-07-05
百度平晓黎谈用户留存时长:目标从来不是让用户搜索十遍也没有想要的结果
对话百度平晓黎:延续整体战略,局部打法调整,规模化很快到来奇偶派jioupai)原创作者 |奇偶对话组编辑 |钊一年前的万象大会上,百度移动生态重点发布了X+Y的战略布局,“横向开拓用户规模,纵向深耕2025-07-05-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5
- 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派出百人报道团队赴卡塔尔进行体育赛事前方转播工作,旗下平安产险作为独家风险保障提供商,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前方报道团提供“平安24”境外出行专属保障,总保额4.75亿元人民币。据了2025-07-05
- 来源:经济参考报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贸发展环境,河北各地将一系列稳外贸政策加速传导至企业,鼓励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跟踪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外贸实现平稳增长。石家庄海关2025-07-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