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盯着加息,美联储大规模缩表终于来了!

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
虽然缩表或已被市场price-in,加息但央行作为大买家的美联离场,已经在美债市场掀起“惊涛骇浪”,规模尤其是缩表被称为“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谓是终于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美联储大手笔加息的加息同一天,货币紧缩的美联另一个“利器”——缩表也拉开了序幕。
周三,规模美联储停止对150亿美元到期国债进行再投资,缩表这是终于疫情初期美联储启动债券购买计划以来首次这么做。
上个月,加息美联储宣布将从6月1日开始缩表,美联每月拟减持475亿美元资产,规模三个月后增加到950亿美元。缩表
其中,终于美债缩减上限最初为每月 300 亿美元,9月增加到每月 600 亿美元;机构债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缩减上限最初将为每月 175 亿美元,9月增加到每月 350 亿美元。
本次缩表是以“被动”方式进行的,即到期不续做,资产自动被赎回,而非主动卖出。在具体操作上,当到期资产低于美联社设置的缩减上限时,那么当月到期赎回的本金不安排再投资,只有到期规模大于上限的部分才会被进行再投资。
尽管如此,美联储这轮缩表也比2017-2019年那次更加激进,当时缩表是在美联储首次加息近两年后才开始的,而这一次美联储是加息和缩表双管齐下。
此外,由于本轮扩表速度和规模更大,那么相应地缩表的节奏也更快。上轮美联储共开展三轮QE,历时近6年扩表3.5万亿美元;本轮扩表两年半增加5.14万亿美元。
缩表影响究竟有多大?
在美联储本月早些时候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预计,未来几年将资产负债表规模减少约2.5万亿美元,这“大致相当于”将联邦基金利率“持续”提高0.5个多百分点。
然而,他们也警告称,这一估计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近日也在报告中指出,量化宽松(QE)和量化紧缩(QT)对各类金融资产的影响“有限且不确定”。
美联储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此前曾表示,美联储收缩资产负债表的计划相当于加息“两次”,每次加息25个基点,而美联储副主席布雷纳德(Lael Brainard)今年4月表示,整个过程可能相当于“再加息两到三次”。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缩表预期早已落地,影响有限。银行的Solomon Tadesse就指出,只有计划的宣布才会产生影响,而不是实际的实施。
大买家离场,债市更加动荡
虽然缩表或许已经被市场price-in,但大买家的离场,已经在美债市场掀起“惊涛骇浪”,尤其是被称为“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近期,美国国债市场市场陷入“异常”:债券收益率剧烈波动,市场流动性则在快速萎靡。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周一单日跳涨28个基点。这种超4个标准差的剧烈波动在过去100年只出现过一次。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的波动更大,波动超35个基点。
伴随着收益率的大幅波动,美债买卖价差已经飙升,市场流动性正在快速萎缩。摩根士丹利警告称,一些较短期的美国国债流动性甚至比2020年3月时还要糟糕。而与2020年不同的是,现在没有央行作为后盾进行托底。
固定收益部门首席投资官Rick Rieder对媒体表示,两年来美联储一直是一个大买家,对稳定市场发挥着重要影响,“失去这些,加上围绕通胀和增长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利率市场的波动性将很高,远高于我们过去几年所看到的水平。”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
- 广东卫健委11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20日,广州新增本土感染者8181例,其中确诊病例296例,无症状感染者7885例。广州连续5日新增本土感染者超过8000例,据第一财经统计,自10月22日2025-07-05
- 新京报记者 王清以 “老年再就业”或将是未来大多数年轻人必然的选择?前段时间,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之后,“老年人再就业”的话题就引发了热议。早在2019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我国的养老金2025-07-05
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沪开幕 陈吉宁:将与世界各国科学家一道 共同探索充满魅力科技前沿
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沪开幕 陈吉宁:将与世界各国科学家一道 共同探索充满魅力科技前沿 2022年11月06日 21:15 看看新闻KNEWS2025-07-05个人养老金可投公募基金业务新规施行 试行阶段优先纳入符合条件的养老目标基金
◎记者 梁银妍证监会昨日发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暂行规定》对参与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的各类市场机构及其展业行为予以明确规2025-07-05- 昨天30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的成果,创下五个国际“首次”,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自主“探日”时代。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再到天问探火,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2025-07-05
-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在今年专用于项目建设的3.45万亿元新增专项债限额使用完毕的基础上,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进入四季度后,这些结存限额的发行情况备受市场2025-07-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