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汽车消费新能源车企不能靠“浮夸风”式宣传

丰收
7月7日,浮夸风两条与汽车有关的汽车企新闻引发关注。一条是消费新商务部等17部门近日印发了《关于搞活汽车流通 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聚焦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源车促进汽车更新消费等。式宣另一条是浮夸风,部分新能源车企负责人的汽车企“夸张宣传”愈演愈烈,律师称涉嫌违反两部法律。消费新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源车重要支柱产业,得到多种政策支持。式宣比如在新车购置税减半、浮夸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推动下,汽车企中汽协数据显示,消费新6月汽车行业销量预计完成244.7万辆,源车环比增长34.4%,式宣同比增长20.9%。在此基础上,17部门出台上述文件提出6个方面、12条政策措施,将进一步提升汽车销量。重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就是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购买使用,原因是这类汽车节能环保利国利民。在此次支持措施中,涉及车型备案目录、购置税政策到期后延期、深入开展汽车下乡活动、加快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引导下调充电服务费等,这对车企和消费者都是利好消息。
新能源车企最近也心气很高,除了推出各自新车型外,在宣传战上也异常激烈。比如A车企负责人在发布会上宣称,自家L9的定位是“500万元以内最好的家用SUV”。B车企负责人称,自家G9将会是“50万以内最好的SUV”。C车企负责人则表示,“(我们)吹下的牛靠什么实现呢?业界首个商用零重力座椅。”
各家新能源车企在新车性价比等方面“试比高”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有比较有竞争,才能促进新能源汽车更好发展。但上述车企负责人“浮夸风”式的宣传,既让普通消费者难以分辨虚实,也涉嫌触犯了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扩大汽车消费究竟起到了正面作用还是反面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据悉,某品牌L9“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话题关注度在该车上市后的72小时内不断蹿升,新车预订量突破3万台。另一品牌汽车因为声称对标某国外品牌车型,引发大量跟进报道,并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迅速扩散。发布会后4个小时,新车预订量就突破了2万台。仅从结果上看,这类宣传在短时间内确实效果不错。
不过,这些宣传中出现的“最好”“首个”等用语,被认为涉嫌违反《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第九条中明确规定,广告不得使用“最佳”等用语。《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也规定,经营者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对照法律,相关车企的公开宣传涉嫌违规。
也就是说,部分车企“浮夸风”式的宣传,不仅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还可能因违法受到处罚。一旦购车消费者发现,实际使用体验并不像车企宣传的那么好,就会对相关车企产生不好印象,会影响车企口碑。一旦车企因违规被处罚,也会影响车企品牌形象。这种“夸张宣传”看似提升预订量,实则危机四伏。
显而易见,扩大汽车消费不能靠“浮夸风”式的宣传,而是需要各家车企严格落实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文件,在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一言一行都要在法律红线内,如此才能体现诚意和规范性。而车企“夸张宣传”对新能源汽车消费不仅不能起到推动作用,还可能会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总体印象。因此,扩大汽车消费必须规范广告宣传等行为,这需要车企回归法治自觉,也需要“守夜人”加强监管。
相关文章
- “你好,我在网上买了点猪肉,刚到村口。由于天气比较热,我担心肉放太久会坏掉,麻烦你帮我拿下,谢谢。”11月20日,集团总部志愿者王永峰接到一位居民的电话,二话不说就准备骑着电瓶车往村口走。由于电瓶车已2025-07-06
- 央行今日进行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1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900亿元。2025-07-06
- 央行今日进行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1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900亿元。2025-07-06
-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当地时间2021年3月4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重刑法院当日上午10点第三次开庭审理沙特记者卡舒吉遇害案。卡舒吉未婚妻哈提杰以原告身份出席了此次庭审。人民视觉 资料图当地时间3月31日2025-07-06
- 11月23日,公告,拟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大南药”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延期三年至2025年12月31日止。此外,白云山还拟将渠道建设与品牌建设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共1.23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上述募2025-07-06
- 唐仁健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刻阐释了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系列重大理论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