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华南区金融服务主管合伙人张秉贤: 金融开放为资管行业打开增量市场,粤港澳大湾区理财业务大有作为

  发布时间:2025-07-06 06:02:25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郭晓洁 广州报道“广州提出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理财和资管中心,深圳也提出了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旨在打造要素集聚、业态齐备、开放融合的现代化财富管理生态圈,促使财富管理行业规模、创新能 。

原标题:财富对话|专访安永华南区金融服务主管合伙人张秉贤: 金融开放为资管行业打开增量市场,安永澳粤港澳大湾区理财业务大有作为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郭晓洁 广州报道

“广州提出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理财和资管中心,华南伙人深圳也提出了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区金旨在打造要素集聚、融服融开业态齐备、主湾区开放融合的管合现代化财富管理生态圈,促使财富管理行业规模、张秉资管增量作创新能力、贤金行业开放水平、打开影响力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市场 ”安永华南区金融服务主管合伙人张秉贤接受南方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粤港业务在国家政策的理财引导和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财富管理市场开放正在有序扩大。安永澳

大湾区的华南伙人财富管理变化,亦凸显了中国理财与资管市场创新发展的区金趋势。张秉贤认为,目前,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整体处于上升发展的阶段,银行、公募基金公司、信托、保险、券商、第三方机构等多元化发展格局逐渐完善。此外,从监管、科技、产品以及业务模式等多个角度来看,中国资管市场迎来发展的新阶段。

(张秉贤 安永华南区金融服务主管合伙人 受访者供图)

中国资管市场的发展新阶段有四大特征

南方财经:中国的资管市场目前有哪些新的特征?哪些变化值得关注?

张秉贤:近年来,随着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的崛起,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资管行业迭代前行。与此同时,金融监管体系日趋完善,资管新规落地实施,为资管业务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多个角度来看,中国资管市场迎来发展的新阶段。

首先,监管环境的规范化。监管环境规范化的进程加速,各大机构专业核心能力建设不 断加强,推动行业整体高效高质发展。从监管角度看,近年来推出多项新规引导行业走向成熟与规范。从行业角度看,资管新规逐步规范产品端投资运作、推进标品投资与统一监管,机构展业逐渐规范化、投资者保护与适当性管理不断加强。

其次,机构智能化与数字化。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打造新的护城河,行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不容小觑。当前,各机构不断加大数字化投入,持续锤炼投研能力和金融产品体系建设,纷纷推出一站式资产配置解决方案,提升投资的便捷化。各类金融机构亦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增强合规风控能力,实现金融科技与业务发展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此外,产品多样化。多类型机构共同形成丰富产品体系,银行理财、基金、保险、信托等,不同风险收益和期限的多元产品满足不同类型投资人的需求,养老保险体系与资本市场互惠互利,跨境理财通则给投资人带来更多选择。

最后,业务模式买方化。随着基金代销和投顾业务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机构由赎旧换新的“卖方代销模式”逐步转入以客户为中心的“买方投顾时代”。买方投顾会从客户角度出发,根据对客户需求的理解,为其提供最贴近其目标的方案、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这也将成为未来中国财富管理机构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最大程度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机构在构建自己的财富管理生态圈。一些拥有多牌照机构的金融集团开始加深集团内协同,最大程度地挖掘客户资源潜力。而另一些机构则选择与其他持牌机构及金融科技公司等一起携手,寻求在客群、渠道、技术等方面优势互补,合力推进财富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财经:行业的共识是,资管产品体系已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我们怎么去应对这些变化?

张秉贤:是的。随着2022年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产品全面净值化大幕已经拉开,行业生态新格局进一步重塑,各类机构迎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和产品统一大时代。

创新已经成为推动资管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我们看到,当前,产品体系不断扩充,银行养老理财增速加快、信托产品加大FOF/TOF发展、公募 REITs 进一步推进、ESG 投资愈受青睐、另类资产投资的需求与日俱增。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起步时间较晚,但是中国财富规模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产品体系逐步完善,专业服务机构蓬勃发展,相关行业标准监管措施也相继出台,资管市场蕴藏着持久增长的巨大潜力,发展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多元化财富管理代销格局逐渐完善

南方财经:从市场来看,各类金融机构在财富管理市场的表现如何,竞争格局如何?

张秉贤:从市场表现来说,我国 2022 年上半年资产管理规模超过人民币 130 万亿元。按类型来看,居首位的为银行理财,其规模约人民币 29 万亿元。其次,公募基金规模约为人民币 27 万亿元;信托资产、私募基金及保险资管规模大约都在人民币 20 万亿元左右;券商及子公司规模大约为人民币8 万亿元。以上这几类资管机构占据了主要的资管市场份额。 

总体而言,2022 年上半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整体处于上升发展的阶段,银行、公募基金公司、信托、保险、券商、第三方机构等多元化财富管理代销格局逐渐完善。

南方财经:当前,私人银行、保险、基金、信托以及其他第三方服务公司在争抢资产管理的市场。从主体来看,不同的金融机构在资产管理领域如何定位,如何差异化发展?

张秉贤:当前,中国是世界第四大资产管理市场,仅次于美国、卢森堡和爱尔兰。中国也是全球第二大在岸市场,仅次于美国。

最近几年,我国资产管理市场开始进入多元平衡的黄金发展期。

从主体来看,市场上的资产管理机构主要有银行,以及保险、证券、信托、基金、期货等非银金融机构。 各类金融机构在依托各自的优势,如投研能力、理财顾问、渠道、客户等方面,的确定位有所不同。

诸如零售银行,提供的财富管理业务主要是针对大众客户和大众富裕客户提供的存款和银行理财服务。在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要求下,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快转型,依靠传统银行强大的零售渠道及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向广大投资者发行以固定收益类为主的银行理财产品。私人银行,则通常为高净值人群提供特定金融服务。此类业务更需要定制化,而银行具有更多的理财顾问,为高净值人群提供定制化的产品。

基金公司,则依托自身投研经验以及第三方代销平台的助推下,发行各类基金产品。基金公司具有更为成熟的投研及风险控制能力,公募基金市场规模得以快速扩张。

在资管新规的去嵌套、去杠杆、去通道和去刚兑的要求下,信托业逐渐回归财富管理本源。其中,以家族信托为代表的服务信托业务成为信托业加速转型的新发力点。

保险资管行业,则起源于管理保险资金。保险资管的资金来源通常平均久期较长,要求保险资管公司更善于管理长期资金以及控制风险。在风险管理、精算、税收以及长期的大类资产配置上,保险资管具有自身行业特色。

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则通过独立客观地分析客户财务状况和增值需求,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及财富管理服务,主要功能包括代销、资管、咨询。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可以融合各类金融机构的产品,根据对自身客户的了解,提供更灵活更丰富的资产配置。不过,我国的第三方财富管理起步较晚,目前市场占比不高。

外资入局,为资管行业打开更大的增量市场

南方财经:近年来,贝莱德建信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法巴农银等机构相继成立。外资入局对推动理财资管赛道升级有何积极意义?

张秉贤:在外资的背景之下,合资理财机构可以引荐海外顶尖资管投研风控与金融科技的建设经验,以更市场化、更尊重智力资本的模式展业,合资理财公司有望帮助覆盖更广阔的投资客群,为资管行业打开更大的增量市场,增加更多元化的投资水平,进一步丰富理财产品的品种,促成良性竞争环境。

中资机构可以借鉴、参考外资机构在经营管理、客户金融服务、跨境业务等方面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国内金融机构本土化产品创新能力,推动中资机构科技化、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丰富市场主体和业务产品,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服务需求。

南方财经:具体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如何因应大湾区的特征,积极参与建设大湾区财富管理市场?

张秉贤: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有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区域的实力。

广州提出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理财和资管中心,深圳也提出了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旨在打造要素集聚、业态齐备、开放融合的现代化财富管理生态圈,促使财富管理行业规模、创新能力、开放水平、影响力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湾区财富管理市场开放正在有序扩大。目前,两地的金融互通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如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将成为促进两地资金往来的便利工具;又如监管层面,法律法规、税务等方面都在进行两地互联互通的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有着天然的互联互通及创新优势,各类财富管理机构在大湾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业务优势领域。大湾区财富管理机构对大湾区寄托了未来增长的期望。

金融机构应抓住机遇,在加大投研能力建设、积极布局创新型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需要继续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和投资者教育。

  • Tag:

相关文章

  • 比亚迪年内第三次涨价:年末将现小规模涨价潮?

    特斯拉降价,涨价。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宋豆豆 报道10月24日,六连涨的特斯拉率先打响全系降价第一枪。一个月后,比亚迪并未跟进降价,而是官宣涨价。11月23日,比亚迪发布《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
    2025-07-06
  • 2023年Q1展望|诺德基金谢屹:对后市持乐观态度

    当前或将是加大布局中国权益类资产的良好时机2023年是中国经济短周期复苏得以体现的第1阶段,是中国经济走出疫情扰动与全球货币紧缩双重压制的起点,是中国股市有望领先全球回升的时间窗口。事实上,早在去年Q
    2025-07-06
  • 汇丰:预计A股风险偏好提升将持续,长期看好绿色转型等板块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张晓云“未来6到12个月,我们维持对中国股票较为建设性的看法,我们认为上市公司企业利润会在经济基本面跨越低谷、在回归中长期增长潜力的过程中
    2025-07-06
  • 东方证券:首予万物云买入评级 目标价66.6港元

    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02602)“买入”评级,预测2022-24年EPS为1.65/2.18/3元。考虑到其和母公司万科的规模体量均属行业龙头,在全业态布局的同时各赛道均已建立品牌优势,以及领先于行业
    2025-07-06
  • 充电宝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25%,有的容量虚标缩水近半

    央视新闻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因体积小、方便携带,解决了随时随地为手机等电子产品充电的问题,近年来销量非常可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移动电源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在抽查的产品中,有四分之一不合格,
    2025-07-06
  • 深圳:人气逐渐恢复 餐饮店招工备战春节客流高峰

    央视网消息:旅游景点热闹起来了,餐馆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在深圳,不少餐厅的客流明显回升,商家们也积极招工,备战春节消费高峰。在深圳一家餐厅门口,记者看到不少人正在排队等候用餐。餐厅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
    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