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信托产品密集展期!

字号+ 作者:不顾一切网 来源:百科 2025-07-06 18:08:31 我要评论(0)

来源:用益观察《XX信托暴雷!》《30家地产公司宣告暴雷!明细如下》《急寻XX信托计划投资人入群维权》类似这样的标题充斥在一些资管自媒体的网络文章列表中,但实际上点开后发现都是对公开信息或者正规媒体报

来源:用益观察

《XX信托暴雷!信托》《30家地产公司宣告暴雷!产品明细如下》《急寻XX信托计划投资人入群维权》类似这样的密集标题充斥在一些资管自媒体的网络文章列表中,但实际上点开后发现都是展期对公开信息或者正规媒体报道的断章取义。

动机不纯的信托“正义侠”和“维权群”

“只说风险,不说风控和解决方案,产品对产品做不专业、密集不负责的展期分析,耸人听闻。信托”一位信托公司法务人员对此十分愤怒,产品他表示,密集因为外部环境及疫情反复对实体经济的展期影响,整个信托以及资管行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托考验。“金融是产品经营风险的行业,面对风险大家都在积极处置,密集这些人只顾口舌之快,抹黑行业,还增加了机构与投资人之间的不信任感,加大了风险处置难度。”

另一方面,因为信托展期心情火急火燎的投资人们,一部分却将这些报道当成了“维权之声”和“至理名言”,不仅大量转发还将其当成“救命稻草”。

这些所谓的资管行业的“正义之师”,到底出于什么动机才会花心思攒文章?仔细观察,无一例外,这些文章后都会表示出于公义,建立投资人交流群,附上进群的二维码或者自己的联系方式。

王女士就曾经因为进入过“XX财经”的投资人维权群,入群的时候,群主还要求她提供购买信托的合同扫描件。她表示入群后先是有种“找到组织”的感觉,群主会引导投资人们吐槽金融机构或者产品的缺陷。“投资失败大多都会很沮丧,还没法跟家人说。所以在群里大家都一起骂,一起分担负面情绪,一起商量向金融机构维权就有种归属感。”

慢慢的群里就开始变味了,一些自称律师或者资深专业人士的人就陆续现身,比如号召大家去金融机构现场维权,“去不了的人要求负担一部分差旅费”,或者“雇人拉横幅、喊口号”,或者集资聘请律师进行咨询、集体诉讼。这个时候群里就会出现分化,一部分“投资人”会坚定支持,甚至带头付款,另一部分谨慎的投资人就会观望甚至质疑。

“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还会给你推荐其他的金融产品,基本就是一些三流信托公司、券商或者基金的私募产品。收益率还都比较诱人。”王女士说,自己投资信托也有一段时间了,明白除了金融机构外,一般人并没有推介信托产品的资质。于是她就开始质疑群主及其运营自媒体的动机。

果然有其他人告诉她,群主并非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而是将他们的信息及意向转交给朋友,从中可以挣到一定的“介绍费”。证实自己的猜测后,王女士果断退群。

这类以维权为主的群并不在少数,在微信上搜索“信托暴雷”就会涌现出“x得财富”、“资管x兵”等数十个自媒体账号和文章,这些自媒体大多没有专业人士运营,没有新闻采访权,内容也都是“抄袭+夸张分析”为主。

对此,上述信托公司法务人员也很无奈,他表示对于一些不实报道和夸张言论,甚至投资人的举报,公司也向微信、贴吧等平台进行了投诉,甚至给自媒体发送了律师函。但是这些网络平台的投诉环节冗长,标准认定不一,以至于成功率并不高。同时这些自媒体运营者并未公开身份,所以通过诉讼或向公安机关举报立案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展期信托,到底应该如何维权

一位资管行业的律师,他劝告投资人一旦遇到信托产品展期,一定要理性分析、维权。

他建议,首先需要打破“刚兑”思维,也就是说并不是出现亏损,金融机构就需要负责兑付。一般说来,只有金融机构出现“不尽责”、“违规”、“重大失误”等法定或合同约定的问题,才需要承担管理人失职的责任。这就需要保留好当时投资时接收的推介材料、聊天记录以及签订的合同等文件,然后找专业的法律人士进行分析建议。

在实践中,信托公司作为持牌金融机构,大多数都有良好完备的风控合规审查机制,所以这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都会经过层层审核,出现重大问题的情况并不多。在法律实践中,即便偶有不当之处,也不足以对抗整个合同或者信托关系的成立,或追究受托人失职的责任。

另外,他对维权群里面倡导的“按闹分配”也持保留意见。他认为这只是在此前信托违约极少的情况下,信托公司为了维护声誉做的“权宜之计”的妥协。目前,信托展期已经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展期原因大多是市场风险,这种情况下,作为受托人的信托公司只要是合规展业、尽职尽责就不会承担兑付责任,或者退一万步说,信托公司也无力承担这么大规模的兑付责任。

所以他建议,一旦遇到信托展期或者违约,首先是听取法律专业人士或者资深金融从业者的分析和意见,初步明确法律责任。如果信托公司存在失职情况,可以向监管投诉或者诉讼维护自身权益,如果只是合同约定的风险范围,那么就应该督促信托公司履行管理义务,配合信托公司积极处置风险,早日回款。

来源:投 资 者 网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央行拟规范金融控股公司  关联交易行为

    央行拟规范金融控股公司 关联交易行为

    2025-07-06 17:43

  • 强美元冲击!印度卢比再创新低、外储缩水近千亿美元

    强美元冲击!印度卢比再创新低、外储缩水近千亿美元

    2025-07-06 16:48

  • 美财长耶伦:欧佩克+石油减产对全球经济不利

    美财长耶伦:欧佩克+石油减产对全球经济不利

    2025-07-06 16:26

  • 去年全国专利转让许可超42万次,新能源汽车10年增10.1倍

    去年全国专利转让许可超42万次,新能源汽车10年增10.1倍

    2025-07-06 15:45

网友点评